买墓地,就上官山陵园,开启选墓计划!
中元节的起源和习俗
发布日期:2024-08-16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民间有三个重要的“鬼节”:清明节、中元节和寒衣节(冬至日)。传说中,每年农历七月初二,九个阴间入口会开启,所有鬼魂可以自由进出,享受为他们准备的供品,接受人们的祭祀,直到七月三十日这些入口再次关闭,鬼节才会结束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“盂兰节”,民间通常称为中元节、七月半或鬼节。人们在这天晚上,不仅会祭拜自己的祖先,还会准备各种菜肴、酒水、饭食和纸钱等,在路口祭祀鬼神。


6.jpg


    七月半是我国三大冥界的重要节日之一。民间有传说称阳间庆祝元宵节,而阴间则庆祝鬼节。传说中,阎王当天会盛装打扮,与鬼魂们欢度佳节,并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为他们送上祝福,愿冥界的人们心愿得以实现,快乐享受未曾体验的幸福。因此,我国很多地方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、参佛、扫墓、回顾、赏花、钓鱼等活动来庆祝。

    鬼节起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。传说中,有位名叫目连的僧人,他的法力非常强大。他的母亲不幸降临到饿鬼道,无法得到食物,眼前的食物一触碰就化为烈火,她饱受无尽的饥饿。目连无法解救自己的母亲,于是向佛祖求助,佛祖告诉他要念诵《盂兰盆经》,并指示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制作盂兰盆以救助母亲。目连在阴间经历了重重艰难,终于见到了已故的母亲刘氏,发现她被饿鬼们所折磨。目连想用钵盆盛菜饭喂母亲,但饭菜却被饿鬼抢走。无奈之下,他只得向佛祖求助,佛祖被他深厚的孝心所打动,教他念诵盂兰盆经。根据佛祖的教导,目连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满珍贵的素食供奉给母亲,最终解决了她的饥饿困扰。为了纪念目连的孝道,佛教徒们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“盂兰盆会”,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“鬼节”。

    在古代的这一天,人们会在街口村前搭建法师座和施孤台。法师座位前供奉着地藏王菩萨,专门为“地狱”中的鬼魂进行超度。下面放置着用面制成的桃子和大米。施孤台上则放置了三块灵牌和招魂幡。负责祭祀的人会在每种祭品上插上蓝色、红色和绿色的三角纸旗,纸上写有“盂兰盛会”、“甘露门开”等字样。负责祭祀的人会在每样祭品上插上蓝、红、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,纸上写着“盂兰盛会”、“甘露门开”等字样。接下来进行施食,将盘中的面桃子和大米向四周洒出,这个过程将重复三次。接下来进行施食,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,这个过程会重复三次。清代文人王凯泰曾写诗描绘道:“道场普度幽灵,古老的盂兰意象依然存在。怪的是红纸条贴在门上,丰盛的美食和美酒庆祝中元节。清代文人王凯泰曾作诗描绘道:“道场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兰古意存。却怪红笺贴门首,肉山酒海庆中元。”此诗正体现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庆祝鬼节的习俗。

    可以看出,“鬼节”源于传统美德中的孝心。现在,在我国北方,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焚烧纸钱,以纪念已逝的亲人,表达对他们的怀念。虽然祭奠形式简单,但基本上保留了鬼节的纯朴意义。由于血缘的牵绊、情感的延续及对未来的提醒,使这个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。尽管时代在变,祭品也有所不同,但生者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与思念始终存在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节日有着各自的感受,因为未来的节日将无情地向他们走来。怀念过去的人,其实是在审视自己今天的生活经历、内容和追求。这种情感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,经历了思念与恐惧,最终又转向坦然。

    七月十四和十五是阴间大门开启的日子。无论是烧纸钱寄托祝福,还是捧着雏菊表达哀思,或是在网上祭拜先人,亦或是放河灯,今天活着的人们共同缅怀已故的亲人,送上祝福。这是人们灵性的自然流露,是情感的延续,是最基本的信仰。同时,活着的人要珍惜每一天,别辜负社会和朋友,也不要让已经离去的亲人失望。因为,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聚,到时你可以自豪地说,在人间我曾是好汉,到了阴间也要做英杰!


1+

合法陵园

市中区民政局批准建设

8+

八大园区

生态殡葬陵园

365+

全效服务

打造优质服务

9000+

服务经验

千余次客户服务